品鉴服务热线:15885617011

王茅传承

 

提起茅台,总会有人想起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“智掷酒瓶振国威”的典故。 其实,那时参赛的酒并不是如今的“茅台酒”,而是“王茅”和“华茅”两家烧坊酿的酒,如今的茅台酒厂是19511952年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、接管和购买的方式将荣太和(王茅)、成义(华茅)和恒兴(赖茅)三家茅台镇上规模**的私营烧坊国有化而来。

 

品牌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,往往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“王茅”同样如此。

 

 

 

建国前的“王茅”发展史

 

 

1879年

 

  公元1879年,仁怀县城三观楼,王荣与好友孙全太、天和号老板合股,三家各取一字,创办了荣太和烧坊。

 

 

1915年

  公元1915年,美国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,在旧金山举办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”,荣太和烧坊(王茅)及成义烧坊(华茅)均有产品送展,民国时期农商部未加区分,对外统称“茅台酒”。茅台酒因包装陈旧,无人问津,现场参展代表佯装失手、智掷酒罐、碎罐飘香、盲品称王、勇夺金奖 ,从此一举成名,跻身世界三大蒸馏白酒之一。

1918年

   获奖归来,王茅烧坊及华茅烧坊对金奖所属争议不下,县商会难于裁决,呈文到省,乃于1918年(民国七年),由贵州省公署下文,奖状、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,两家烧坊所产的茅台酒均可在商标上标明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”字样。至此,这场被称为中国酒业发展史上**桩知识产权官司,历经数年终以“和为贵”的方式了结。

  公元1918年,贵州省公署裁决,“王茅”与“华茅”共享“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”荣誉。

 

 

1935年

  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途经茅台镇,王茅烧坊用美酒慰劳红军战士。由于当时缺医少药,大部分红军战士舍不得享用来之不易的美酒,用其代替药物擦拭伤口以起到**去肿的效果。

 

1936年

 

  “天和号”老板将**股权转让于王秉乾先生,至此王秉乾先生拥有“王茅烧坊”**股份。
  同年,王秉乾先生**提出完整的《巴拿马金奖酒曲工艺与抗衰**健康理论》,并明确记录和量化了63味本草曲药配方。

 

1945年

 

  王茅烧坊由金奖配方传承人——王秉乾先生经营。
  10月10日,国民政府用巴拿马金奖“王茅”酒款待毛主席,该酒由王茅烧坊企业主、时任茅台镇镇长兼当地学校校长的王秉乾先生提供。

 

建国后的王茅发展史

 

 

1949年

 

 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钦定王茅烧坊酒为开国大典**宴专用白酒。

 

 

1951年

 

  新中国建立后,由于王秉乾先生家庭有地主成分,1951年220日,仁怀县人民法庭第37号判决书后王秉乾先生“离世”。

1952年

 

  这两年间,仁怀县人民政府通过购买、没收、接管的方式将茅台镇名气**、规模**的 “王茅烧坊”、“华茅烧坊”及“赖茅烧坊”等三家私营酒坊合并,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。

 

 

1997年

 

  茅台国酒文化城为“王茅”金奖配方传承人王秉乾先生塑像

 

 

 

 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Copyright ©2024 贵州省仁怀市丙乾祥酒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4929号-1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企业资质